李光古诗词大全

有嘉堂酒寄吴令

今晨有好怀,薄日照窗牖。

幽人不可致,谁共一杯酒。

邻翁有远饷,分寄中山友。

欢伯信可人,曲生亦耐久。

岂比从事君,开缄化乌有。

独酌还径醉,千篇莫停手。

应思水边人,竹屋杂蜑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签判黄元功公廨枕江有小亭落成之初予偶假居之明洁深稳因得游息其上榜曰寓亭并留鄙句以见意

物生天壤间,有形孰非寓。

心随万境转,飞走各依附。

峤南山河异,岁月亦屡度。

新亭枕江皋,杳渺可飞步。

风涛振几席,云月随杖屦。

吾生真寄耳,那复叹淹驻。

当年有离忧,政以南北故。

举足皆道场,意适随所遇。

往参少林禅,归指曹溪路。

去住吾何心,要以生死喻。

远迹混渔樵,忘机狎鸥鹭。

千载如知心,相对犹旦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题李子从清风阁

吾宗河山杰,气直甘贱贫。

一坐古藤州,十见岭峤春。

深林寄倦翼,涸辙横修鳞。

华阁俯大江,东望山嶙峋。

一榻自俯仰,鼻息撼四邻。

稚儿日戏侧,丱妙参席珍。

人间正热恼,道上多瘴尘。

清风飒然至,自谓羲皇人。

愿师陶靖节,不羡石季伦。

有酒但频酌,从渠喜还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新亭

新亭结云根,暗谷通子午。

环山缭远碧,云木巧相补。

峭壁倚层霄,痕迹无凿斧。

朝登晻霭中,岚气随步武。

须臾大明升,万象快观睹。

一日一坐间,变态难悉数。

松阴转虚檐,清梵出重庑。

闾阎万瓦合,下视才一缕。

悠悠落日吞,耿耿寒月吐。

邀朋文字饮,四座挥玉麈。

雅诗发天悭,妙语叩玄圃。

援琴奏哀弹,得趣忘抑抚。

人生贵适意,涉世随仰俯。

陋矣韩淮阴,耻与哙等伍。

三年瞬息中,聊作溪山主。

杯深且乐圣,绠短强汲古。

至理在目击,何用苦撑拄。

超然心境空,逸韵渺天宇。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九月二日自公馆迁居双泉风物幽胜作双泉诗二十韵

山腰秘灵源,初出才一线。

方池湛空碧,奔驰忽萦转。

皎皎涵青蘋,累累涌珠串。

夜深耿落月,澄澈静如练。

呀然旧穴深,神物或时现。

邦人傥知敬,早岁起雷电。

琼山濒巨海,卤水充煎炼。

凛然居其间,正味独不变。

我来卜幽居,萧洒得奇观。

挹彼注两泉,渑淄忘分辨。

陶公岂虚言,掬饮逃祸难。

激齿冰雪寒,晨起频嗽咽。

入腹清而冽,丹田赖浇灌。

甘寒胜钟乳,精洁可羞荐。

静无蛙蜩喧,不受泥滓淀。

惠泉入权门,疲人走邮传。

贪泉亦强名,闻者自鄙贱。

瓶罂日夜汲,闾里悉周遍。

数椽如可老,一壑吾欲擅。

时时俯清泠,照见本来面。

形式: 古风

九月二日徙居双泉翌日徐自然使君李申之监郡携酒见过退成古调百三十言戏简二公一笑

南行踰万里,公馆烦造请。

主人怜老病,为卜林庐静。

郊居偶然遂,俗虑尽可屏。

双泉信奇绝,岁久浑泥泞。

稍觉藻荇繁,渐已产蛙黾。

涤除赖众力,倾颓费修整。

幽窦响佩环,平地散林影。

潺潺来枕上,客梦安得永。

邦人日夜汲,携挈杂罂皿。

秋蔬灌百畦,夏稻溉千顷。

端能滴冷泉,那复逊冰井。

使君屏歌吹,政恐煞风景。

我亦惯穷独,客至但煎茗。

形式: 古风

双泉诗

作诗愧才悭,徒勤再三请。

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

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

苏公经行地,亭宇稍葺整。

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

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

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

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

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

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

形式: 古风

九日登琼台再次前韵

异乡感节物,聊赴使君请。

层台缥缈间,野旷天宇静。

木落水涵空,氛雾俱远屏。

篱边菊斓斑,远摘带沙泞。

谁云鼓吹雄,谩欲等蛙黾。

短发不胜簪,乌帽倩谁整。

衰颓强追欢,起舞羞顾影。

君忧白昼短,我爱清夜永。

三釂意弥勤,殽酒罄杯皿。

弃置身外事,聊复乐俄顷。

世方汹波澜,我心犹古井。

归来豪兴尽,宴坐朝内景。

明朝汲新泉,旧箧馀赐茗。

形式: 古风

中秋谢彦恭惠酒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

形式: 古风

和徐漕苦雨之什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