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汝一和十客诗语及贡院复用前韵》。诗中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以及对人才培育的重视。
首句“洙泗家风尚可追”,以洙泗两水流域的儒家文化传统为喻,表达出对古代儒家文化的追慕之情。接着,“未应吾道便陵迟”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儒家之道可能衰微的担忧,并强调了其不可放弃的决心。
“要令士有欢颜地,如见公为举首时。”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希望能让士人拥有快乐的学习环境,如同见到他们被举荐时的喜悦一样。这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热忱和对人才成长的期待。
“山绕苕溪翻振鹭,水通震泽锡神龟。”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美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同时,这些景象也寓意着人才的成长和繁荣,如同振鹭飞翔于山水之间,神龟在水中悠游。
最后,“眼中突兀行将见,大厦端由众木持。”这两句以建筑为例,形象地说明了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众多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其中,“突兀”形容人才的杰出,而“众木持”则强调了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对教育和人才培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