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沙(其三)

问天无意更枯蓍,不道忘情胜马龟。

蒙叟梦中真蛱蝶,柴桑枕上自轩羲。

汀洲杜若香原在,海上蓬莱路不疑。

欲起江门向今日,藤蓑珍重钓珊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和白沙(其三)》,他以明末清初的视角,通过对自然和梦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首句“问天无意更枯蓍”,诗人仿佛在质问苍天,是否真的无意改变命运的预示,暗示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次句“不道忘情胜马龟”,借用马龟的典故,表达出忘却尘世烦恼,超然物外的情感。

第三句“蒙叟梦中真蛱蝶”,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诗人把自己比作庄子,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模糊认知,流露出超脱的哲学意味。第四句“柴桑枕上自轩羲”,借陶渊明的典故,表明自己在简朴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如同黄老之学的创始人伏羲一般。

第五句“汀洲杜若香原在”,将汀洲上的杜若香比作永恒的精神追求,即使现实中可能难以触及,但心中的理想始终如香草般清新。最后一句“海上蓬莱路不疑”,以蓬莱仙境比喻理想的归宿,表达出对理想世界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寓含着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体现了王夫之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和白沙(其四)

百尺峰头泛铁船,情知到我却无缘。

遥飞青鸟知难致,当顶金乌不易迁。

一线自循芳草路,双趺直上蜃楼巅。

劳劳终日心閒极,池上琴尊笑乐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鼾睡(其一)

拂拭南窗小榻空,绿阴鏬里纸光红。

昨朝狼籍今朝在,花自轻飞柳自浓。

形式: 七言绝句

鼾睡(其二)

劈破须眉剩脊梁,閒心不耐更商量。

朦胧稍见东峰上,一片云飞暮雨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鼾睡(其三)

薝葡胎玉破新函,白发簪花老自惭。

冲雨摘来安枕上,香熏华顶老图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