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海多年似转蓬,白头归拜未央宫。
堵墙学士惊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北归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自身经历为题材,通过比喻表达漂泊多年后的沧桑感和回归朝廷的感慨。"江海多年似转蓬",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仕途上如江海中飘摇不定的蓬草,历经艰辛与漂泊。"白头归拜未央宫",则写出诗人年事已高,终于返回朝廷的情景,"未央宫"象征着权力中心和国家的象征。
"堵墙学士惊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来后,昔日同僚惊讶询问,他们难以置信眼前这个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的老者就是那个曾经的自己。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反差,既表现出诗人归来的戏剧性,也暗示了他所经历的世态炎凉和人生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际遇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官场的变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拜捧恩书喜满颜,马蹄遥望斗杓还。
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
终日思归今日归,著鞭鞭马尚嫌迟。
曲台殿里官虽冷,须胜天涯海角时。
画桥南北水西东,高下花枝绿间红。
殢得春风人尽醉,独醒谁似白头翁?
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平时举眼看山处,到此凭栏直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