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无己所藏高丽疋纸蔡君谟欧公笔迹

三韩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钩卷碧鲜。

幸自不逢文与可,一竿秋竹扫风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三韩之地,如玉叶般明亮洁净
老人们用银钩卷起一片碧绿的画卷

注释

三韩:古代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称呼。
玉叶:比喻清亮纯洁。
明蠲:明亮而洁净。
诸老:众多的老人。
银钩:形容老年人的手势或书法工具。
碧鲜:碧绿鲜艳。
幸自:幸好。
文与可:北宋文人苏轼的字,这里借代有才华的文人。
一竿秋竹:象征高洁的品格或隐逸的生活。
扫风烟:清除世俗尘埃,比喻超脱世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人收藏珍贵书画的图景。"三韩玉叶展明蠲"中,"三韩"指的是高丽国(今朝鲜半岛),"玉叶"形容纸张洁白如玉,而"明蠲"则是对书法作品精美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书画的珍贵。"诸老银钩卷碧鲜"里的"诸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名家或前辈,"银钩"比喻书中的墨线流畅而有力,如同用银制成的钩划过纸张,而"碧鲜"则形容画中山水之色泽生动。整句话表达了对古人艺术作品的赞美与尊重。

诗人在最后两句写道:"幸自不逢文与可,一竿秋竹扫风烟。"这里,"幸自不逢文与可"中,"文与可"可能是指某位名士或诗人的名字,而"幸自不逢"表达了诗人自己并未亲遇到这些古代艺术大家的遗作,但却能通过收藏品感受到他们的风采。最后一句"一竿秋竹扫风烟"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自然之美的境界,"一竿"可能指的是诗人手中的书画工具,而"秋竹扫风烟"则是对清新脱俗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雅致。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艺术作品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桄榔树

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

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谢昌国金牛烟雨图

金牛烟雨最相关,老子方将老是间。

不分艮斋来貌取,更于句里占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韩亭韩木二首(其二)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

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韩亭韩木二首(其一)

老大韩家十八郎,犹将云锦制衣裳。

至今南斗无精彩,只放文星一点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