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
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诵诗不顾龙鳞逆。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几秋,后来谁复钓槎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孟浩然画像》,通过对孟浩然年轻时的隐逸生活和才华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位唐代诗人的敬仰与怀念。首句“先生少也隐鹿门”点出孟浩然早年的隐居生活,"爽气洗尽尘埃昏"则赞美他的高洁品格能涤荡世俗的尘埃。接下来的“赋诗真可凌鲍谢”高度评价孟浩然的诗歌才华,认为其能超越鲍照、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
“短褐岂愧公卿尊”一句,以孟浩然朴素的衣着反衬其精神上的高贵,暗示他不慕名利。"故人私邀伴禁直"写友人私下邀请他陪伴,即使面对帝王也不畏惧,足见其率真性格。“诵诗不顾龙鳞逆”进一步强调了孟浩然在吟诗时的无畏与坦诚。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表达了对孟浩然才情与人格的肯定,认为他的才华和品性值得尊敬,不会被误解或低估。最后两句“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借景抒怀,感叹时光流逝,孟浩然的离去让后人感到哀愁,而“先生一往今几秋,后来谁复钓槎头”则表达了对孟浩然离去后,无人再能如他般在江边垂钓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黄庭坚通过这首诗,不仅赞扬了孟浩然的文采和人品,也寄托了自己对这位诗人的深深怀念。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菹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桄榔暗天蕉叶长,终露文章婴世网。
故山桂子落秋风,无因雌雄青云上。
凤凰山人开竹径,楼成溪山深照映。
眉閒郁郁似阴功,壶中有丸续人命。
劝君洗竹买梧桐,凤何时来驾归鸿。
思齐大任政勤苦,来听天子歌南风。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