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

云中丹灶伴神仙,亦有栖迟高树颠。

向夕既来回客梦,凌晨特去喨霜天。

韵飘篱外雏俱集,颈涨花前绣愈圆。

不似吴门塘上鸭,只将名姓向人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只鸡在清晨时分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鸡的活动与情感。诗人以“云中丹灶伴神仙”开篇,巧妙地将鸡的形象与仙界联系起来,赋予了鸡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接着,“亦有栖迟高树颠”一句,点明了鸡的生活环境,它在高树间栖息,自由自在。

“向夕既来回客梦,凌晨特去喨霜天”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鸡在黄昏与黎明时的不同状态。黄昏时分,鸡似乎在回访梦境,而清晨时分,则特别鸣叫于霜天之中,表现出鸡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韵飘篱外雏俱集,颈涨花前绣愈圆”进一步展示了鸡群的生活情景。鸡群围绕着篱笆聚集,颈上的羽毛在花前显得更加圆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鸡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鸡群和谐共处的场景。

最后,“不似吴门塘上鸭,只将名姓向人宣”以对比的手法,将鸡与鸭进行比较,突出了鸡的个性与行为特点。鸡不像吴门塘上的鸭子那样仅仅为了吸引注意而大声喧哗,而是以其独特的叫声和生活习性,展现了一种更为内敛而富有韵味的存在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鸡的细致观察与描绘,不仅展现了鸡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蛙声

陂塘科斗书犹易,海国侏儒译较难。

草际不知何物语,灯前直听几宵阑。

榴风为递愁蛇觉,梅雨交喧乱鸭栏。

五寸即且留不得,令人为尔发长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闻有赋坏翅鹤者予尝伤事废餐羸眩致跌右臂骨脱突肩臼昨冬涉夏复病脚软必杖而后行兹也感仙癯之易贼羡令威而不皆横榻哀吟辄得二首(其一)

泽国秋飙海色鲜,飞腾无计只颓然。

双栖入夜遮烟独,半影拖花写雪偏。

衣袒右肩慵梵客,柳生左肘任皇天。

可怜独剩沧溟气,乞与昂藏步榻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有赋坏翅鹤者予尝伤事废餐羸眩致跌右臂骨脱突肩臼昨冬涉夏复病脚软必杖而后行兹也感仙癯之易贼羡令威而不皆横榻哀吟辄得二首(其二)

欲鸣不鸣拍不禁,况复苍苍万里心。

舞袖今馀两垂手,曝衣惟障一边阴。

不辞摇拽将池绕,似解跰?照井深。

倾国捧心翻所贵,一庭欹影换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建阳李君寄驯鹇俄殪野狸信至燕哀以三曲(其一)

鱼鸟寻盟未许同,冥栖谁复伴龙钟。

荒栏取食曾呼掌,绣尾回霜罢扫笼。

老去逢愁消不易,秋来见月放成空。

定知此夜魂游处,多在武夷山水中。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