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太息吾焉放”以叹息开篇,表达出对逝者离世的无奈和哀痛。接着“天乎不慭遗”一句,直指命运的无常与不公,感叹上天为何不留下这位贤者。接下来的“他时曾侍坐,斯道要安之”,回忆了与逝者共处的时光,强调了逝者在道德学问上的影响与教诲,表达了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的决心。
“直接研经室,应崇岭学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致力于学术研究、教育传播的形象,暗示其精神将如同山岭一般崇高,永远被后人敬仰和学习。最后,“向来香一瓣,宁止为恩私”则以象征手法,将对逝者的怀念比作供奉的一瓣香,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恩情,更是为了纪念其对社会、对后人的深远影响,体现了对逝者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永恒纪念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