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人猎骑图

昔者金源起东北,万马南驰蹴中国。

青盖趋燕艮岳摧,杀气如云暗吴越。

天旋日转息战争,裹革包兵交玉帛。

翔南无事号太平,颇习华风变蛮貊。

既尊儒术尚文事,立进画图供玩阅。

是时张戡画■马,尺素流传擅声价。

此图彷佛戡所作,似貌燕山驰猎者。

秋高露白葭苇黄,隐约寒山接平野。

虎鞯鹤辔赤茸鞧,骑影联翩意閒雅。

龙媒振鬣望空阔,足若奔暑□流赭。

前驱后逐争豪雄,左旋右转若回风。

鴐鹅惊飞百兽骇,苍鹰脱臂腾高空。

策马数获落日紫,金盘行炙餍奴僮。

当时观者徒叹息,写入丹青真国工。

古愚先生最好事,锦标钿束纡鸾龙。

郡斋展玩当清昼,惊飙飒飒吹帘栊。

白头书生幽蓟客,不觉涕泪沾膺胸。

百年兴废恍如梦,苜蓿萧萧迷古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金人猎骑图》由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金人狩猎场景,展现了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与文化风貌。

诗中开篇即以“昔者金源起东北”点出背景,金朝发源于东北地区,其势力曾南下,影响了中国。接着描述了金朝统治下的景象,“青盖趋燕艮岳摧”,金朝的权力中心在燕京(今北京),艮岳则是金朝的皇家园林,此处暗示了金朝的强盛与奢华。然而好景不长,“杀气如云暗吴越”,金朝的衰败与战争的阴影笼罩了江南地区。

转折处,“天旋日转息战争”,金朝的衰落与战乱的结束,象征着历史的轮回与和平的到来。“裹革包兵交玉帛”,战争结束后,双方以和平的方式交流,体现了文明的交融与进步。

接下来,“翔南无事号太平,颇习华风变蛮貊”,金朝在南方的统治时期,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加深,金人逐渐适应并学习汉文化,民族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既尊儒术尚文事,立进画图供玩阅”,金朝重视儒家文化,崇尚文学艺术,绘画成为记录和欣赏的对象。其中特别提到了张戡所绘的猎骑图,这幅画作被广泛传颂,反映了金朝艺术的繁荣。

诗中描绘了猎骑图中的场景:“秋高露白葭苇黄,隐约寒山接平野”,秋天的景色,芦苇泛黄,远处的山峦与广阔的平原相接,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画面。“虎鞯鹤辔赤茸鞧,骑影联翩意閒雅”,猎骑者的装束与动作,展现了他们的优雅与从容。“龙媒振鬣望空阔,足若奔暑□流赭”,骏马昂首远望,步伐矫健,形象生动。“前驱后逐争豪雄,左旋右转若回风”,猎骑之间的竞争与追逐,如同疾风般快速旋转。“鴐鹅惊飞百兽骇,苍鹰脱臂腾高空”,猎物的惊慌逃窜,以及苍鹰的翱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策马数获落日紫,金盘行炙餍奴僮”,猎手们策马追逐,收获丰富,宴请仆从,展现了狩猎后的喜悦与慷慨。

最后,“当时观者徒叹息,写入丹青真国工”,表达了对画作技艺的赞叹,认为它是真正的国宝。“古愚先生最好事,锦标钿束纡鸾龙”,古愚先生对金人狩猎图的喜爱,甚至将其装饰得富丽堂皇。“郡斋展玩当清昼,惊飙飒飒吹帘栊”,在明亮的书房里展开画卷,微风吹动帘子,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白头书生幽蓟客,不觉涕泪沾膺胸”,一位年老的读书人在幽静的蓟地(今河北北部)看到这幅画,不禁感慨万千,泪水沾湿了胸口。“百年兴废恍如梦,苜蓿萧萧迷古宫”,历史的兴衰仿佛梦境一般,古老的宫殿中苜蓿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金人狩猎图,不仅展现了古代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交融。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艺术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茅屋读书图

峨峨苍山,白云冒之。灵液渗漉,泻为清漪。

带我林薄,环我蓬茨。春日载阳,卉木华滋。

呦呦鹿鸣,泛泛浮鹥。叙此幽独,理我琴册。

嗟彼圣贤,遗我令则。顾瞻周道,零露在草。

驾言从之,中心懆懆。涧有兰茝,山有蕨薇。

逍遥卒岁,皓首为期。

形式: 四言诗

题梦鹤轩图为淦守曹仲修赋

绿发山翁宫锦长,十年沦落江之涯。

扁舟夜傍弄明月,梦逐西风孤鹤飞。

孤鹤西飞渡江渚,星斗沈沈远山曙。

逸思骞腾八极云,霜豪点染三秋露。

梁园才子兰台宾,露幌行春移画轮。

未论羽翼冲霄汉,直道襟怀如古人。

山城休暇多宾客,共展新图绮轩侧。

一曲寒波照缟衣,坐令长忆林皋宅。

形式: 古风

白苧词二首(其一)

象床玉瑱鸳鸯裀,铜盘画烛烧红云。

芳尊兰勺沾朱唇,《白纻》高歌动梁尘。

请君试听曲意新,挥金纵欢及良辰。

落叶辞条无再春,遗令高台作歌舞,郁郁西陵那得闻。

形式: 古风

白苧词二首(其二)

连枝蜀锦铺金堂,中山旨酒实琼觞。

豹胎猩唇出中房,博山火红夜未央。

催弦促柱歌吹扬,轻身向君回玉珰。

妖姿艳态世无双,君心胡为乐远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