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见杨花感悼仙客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

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认分明。

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

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更凄清。

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高阳台·见杨花感悼仙客》由季兰韵所作,以杨花为引,寄寓了深深的哀思与怀旧之情。词的开篇“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描绘了一幅隋堤边旧时梦境与眼前谢家阶砌新愁交织的画面,杨花如烟般轻轻飘落在帘旌之上,增添了凄迷的氛围。

“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心碎,杨花仿佛是春心的破碎象征,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伤感。接下来,“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词人的思绪随着游丝般的杨花飘向远方,试图寻找逝去的美好。

“认分明。点点香毬,并做啼痕”一句,将杨花比喻为落泪的香球,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悲痛。词的下片,词人感叹自己的飘零命运,无人怜惜,如同凋零的残红,只能独自承受离别之苦。“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即使化为浮萍,也难以再聚。

最后,“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词人感叹即使有重逢的机会,也已是前世今生的隔阂,充满了无尽的凄凉。结尾“更凄清。待得重圆,记否前因”更是深深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重逢可能性的质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杨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失去的珍视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收录诗词(24)

季兰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貂裘换酒

残绣鸳鸯谱。未模糊、针痕线迹,助侬凄楚。

记得当年红窗暇,悄听画眉人语。

将一幅、吴绫裁取。

谁料罡风摧比翼,忍愁丝怨缕都抛置。

未了事,向伊诉。茫茫碧海骖鸾去。

问天孙、织残云锦,甚时重补。

依旧空箱深深锁,添了啼痕几许。

但消受、连番愁绪。

夜雨孤灯重展处,寄相思、谱作销魂句。

人去也,恨千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醉花阴.送春日大雪竟日,惜春光之已尽,惊岁月之如流,对景怀人,漫填小令以寄珧书

苦雨声中春已去。春去无寻处。

雨惯阻人归,问雨如何难阻、春归路。

惜别惜春愁莫诉。并作新词句。

不识到明年,相送春时可是、人如故。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醉花阴

拥髻闲听终日雨。添得愁如许。

泪眼已流乾,不信天心更比、侬心苦。

遥想画楼人独处。此际生离绪。

慰语莫悲酸,须有相逢时节、情偿补。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生查子

独自背窗纱,听尽风和雨。

新燕一双双,飞过楼头去。

杨柳绿堆烟,帘幕无重数。

不见捲帘人,添得伤心处。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