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敛,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姚勉对于苛政与赋税制度的深刻观察。首句“到处相思虎政苛”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严峻统治,百姓生活困苦,如同被猛虎压榨。诗人质疑设立这些官职的初衷,是否真正是为了百姓福祉。
接下来,“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进一步指出,政府的粮食征购(和籴)名义上是为了稳定物价,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和谐社会的效果,反而加剧了人民的贫困。
“一例冉求增聚敛,几人阳子拙催科”引用典故,批评官员们不顾百姓疾苦,一味增加税收,像冉求那样贪婪搜刮,而阳子则指那些不善征收的人,他们催促赋税的方式显得拙劣。
最后,“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表达了对那些敢于辞职抗议的官员的敬佩,尽管他们可能因此失去官位,但他们的贤良名声却不会因之磨损,反而更加显赫。
整首诗通过讽刺和批判,揭示了官府政策对民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敢于直言的清廉官员的赞扬,体现了诗人鲜明的社会关怀和道德立场。
不详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
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
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
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圣主天姿本至仁,岂容重籴久伤民。
耸传丹凤衔来诏,愧杀苍鹰枉做人。
方峻符移哗叫突,忽收箠楚罢吟呻。
欢声和气乾坤满,争祝皇龄万万春。
珍重萧滩刺史贤,能令四海遍皇恩。
奏篇才上旋如请,明主何尝不可言。
彼已任教书课最,若人方称册临轩。
正愁举世皆喑哑,也有朝阳凤叫阍。
尺书春寄忽惊秋,未见新除入报邮。
铁汉尚疏丞相马,玉儿肯伴秀才牛。
欲令世事更新易,可使时贤不进休。
子职显扬千古事,圣恩深重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