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道中

在昔称天险,泥途百里程。

不缘成陆路,何以得周行。

水落平沙出,天寒夕照明。

迢迢官柳内,历历小桥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宁道中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

首句“在昔称天险”,开篇即点明此地自古以来便是难以逾越的险要之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雄伟壮观的背景画卷。接下来,“泥途百里程”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道路的漫长与艰难,泥泞的路面使得行进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不缘成陆路,何以得周行。”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陆路的开辟,人们如何能够顺利通行?这里不仅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较量,也蕴含着对开拓者勇气与决心的赞美。

“水落平沙出,天寒夕照明。”这两句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景象,随着水流的消退,原本被淹没的沙地显露出来,而寒冷的天气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传递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

最后,“迢迢官柳内,历历小桥横。”这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致。官道两旁,长满了茂密的柳树,它们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而在柳树之间,横跨着几座小桥,它们连接着远方,象征着通向希望与未来的桥梁。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寓意,即即便是在艰难险阻中,也有希望与光明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广宁道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深藏于山水之间的力量与美好。

收录诗词(203)

常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医巫闾山

群峭郁巑岏,雄哉维北镇。

山灵自古昔,肇封维虞舜。

崇秩等上公,庇民降百顺。

峰势秀而拔,岚光娟且润。

望望烟霭深,行行翠光近。

隈转白云多,树古寒风振。

缅怀贺先生,曾此遗高韵。

风流尚未歇,停车一借问。

形式: 古风

小淩河

驱车锦水湄,水净碧无波。

我闻贺夫子,游钓此岩阿。

斯人虽云逝,流风被已多。

锦水深且广,闾山高峨峨。

邈矣先生风,千秋共不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松山道中

见说古战场,乃在松山道。

我行一过之,故垒生秋草。

时清大野闲,鸟语入晴昊。

茅屋带疏林,烟火杂昏晓。

阡陌相钩连,耕凿尽地宝。

欲问往时事,居人无故老。

乐哉长子孙,世业永相保。

形式: 古风

高桥驿

晓星残月渡淩溪,月落山昏路欲迷。

为冒霜威贪早发,高桥驿里听鸣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