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

虚堂一游瞩,骤雨满空至。

的皪散方塘,冥濛结云气。

势逐风威乱,望穷山景翳。

烟霭集林端,苍茫欲无际。

凉气袭轻裾,炎氛起秋思。

对此景凄凄,还增冲澹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夏日午后面对骤雨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的动态美,从“的皪散方塘”到“烟霭集林端”,描绘了雨点洒落在池塘,弥漫成云气,随风飘散,直至汇聚成烟雾,笼罩着树林,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雨景图。诗人通过“凉气袭轻裾,炎氛起秋思”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在雨中感受到的清新凉爽与对秋天即将到来的期待。最后,“对此景凄凄,还增冲澹意”则点明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斋居闻磬

幽林滴露稀,华月流空爽。

独士守寒栖,高斋绝群想。

此时邻磬发,声合前山响。

起对玉书文,谁知道机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又闻琴作

瑶琴清露后,寥亮发窗间。

韵逐回风远,情随玄夜阑。

端居独无寐,林扉空掩关。

起望星河落,哀弦方罢弹。

形式: 五言律诗

读道书作六首(其二)

失志堕尘网,浩思属沧洲。

灵芝不可得,岁月逐江流。

碧草晚未凋,悲风飒已秋。

仰首鸾鹤期,白云但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读道书作六首(其三)

白露坠秋节,碧阴生夕凉。

起步广庭内,仰见天苍苍。

东华绿发翁,授我不死方。

愿言勤脩学,接景三玄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