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留别诸耆老》由清代诗人吴性诚所作,通过对“瀛洲鸡犬”、“桑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淳朴民风和传统美德的向往与怀念。
首联“瀛洲鸡犬好桑田,俗美敦庞自昔年”,以“瀛洲鸡犬”象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与“桑田”并提,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民风淳朴的画面。这里的“俗美敦庞”不仅指自然环境的美好,更蕴含了社会风气的淳厚与和谐。
颔联“讲让型仁期以后,还淳返朴望如前”,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社会能够继承并发扬传统美德的期待。通过“讲让型仁”和“还淳返朴”的对比,强调了保持和回归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颈联“云山恋别留风雨,书剑随行隔海天”,描绘了离别之际的场景,云山缭绕,风雨相伴,诗人如同随行的书剑,穿越大海,寓意着离别虽难,但内心坚定,不改初衷。
尾联“多谢攀辕诸父老,从来不选大青钱”,是对在离别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长者们的感激之情。这里以“大青钱”比喻珍贵的礼物或酬谢,表明诗人对父老们无私关怀的深深感谢,并承诺不会选择物质上的回报,而是心存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风尚的向往、对传统美德的珍视以及对离别时长者支持的感激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