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贫耆欲无寿,富婴愿期颐。

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

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

借问送车人,共惜纨裤儿。

问齿未踰壮,问家素不赀。

黄金不贷死,华屋中道辞。

南邻九十老,带索如荣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富两极对于生死的不同态度和境遇。首句“贫耆欲无寿,富婴愿期颐”揭示了贫穷老人渴望长寿而富贵人家幼儿却期盼长寿的对比。接下来,“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展现了贫者家中凄凉的送葬场景,哭声之悲惨引人同情。

诗人进一步刻画了白发老者洒泪和年轻女子(可能为寡妇)服丧的细节,反映出社会底层的悲哀。“借问送车人,共惜纨裤儿”,询问旁观者对这早逝孩童的怜悯,纨裤儿象征着富贵人家的子弟。接着,诗人指出这孩童年纪尚轻,家庭原本并不富裕,“问齿未踰壮,问家素不赀”。

“黄金不贷死,华屋中道辞”揭示了财富在死亡面前的无力,即使拥有黄金也无法阻止生命的消逝,豪华的房屋也未能挽留住年轻的生命。最后,“南邻九十老,带索如荣期”以对比作结,南边的老邻居虽然年事已高,但因贫穷得以安享天年,与纨裤儿的早逝形成鲜明对照。

整首诗通过贫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贫富不公的感慨,以及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深同情。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社会批判意识,这首《七哀诗》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驼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八月十日偕钱唐王观海昌李勋大梁滑人过湖赴玛瑙山主之招题诗双松亭

十年不踏玛瑙石,今日重登巾子峰。

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崔老题诗欲招鹤,生公说法善降龙。

浮云富贵眼前见,从此道人轻万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拓入云居山中复度岭饮于水月尼寺赋诗书似太守及苏州刺史周义卿

文章太守早休牙,五马传呼处士家。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

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

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

形式: 七言律诗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人吕希尚希远联句

新泼葡萄琥珀浓,酒逢知己量千钟。

犀柈箸落眠金鹿,雁柱弦鸣应玉龙。

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

彩云吹散阳台雨,知在巫山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