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

飞泉山脚水盈盈,溪会亭前就榜名。

驻目合流寻异派,爽心临眺胜登瀛。

游人暗认仙原景,清耳微传玉佩声。

依约白莲当日事,社中贤令有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飞泉山脚下水清澈见底,小溪汇聚在亭前取名以记
我停下目光追寻那奇异的支流,眼前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
游人们悄悄地欣赏着如仙的自然风光,耳边传来轻轻的玉佩声
隐约记得那天白莲盛开的情景,这里的贤士如同陶渊明般淡泊

注释

飞泉:形容泉水飞溅。
山脚:山的底部或山脚下的地方。
盈盈:形容水清澈透明。
溪会:小溪汇合。
亭前:亭子前面。
榜名:命名或标志牌。
驻目:注目凝视。
异派:不同的支流。
爽心:令人愉快,舒畅心情。
登瀛:登上仙境。
游人:游客。
暗认:悄悄地识别。
仙原景:如仙境般的景色。
清耳:使耳朵清净。
微传:轻轻传来。
玉佩声:玉石制成的饰品发出的声音。
依约:隐约,似是而非。
白莲:白色的莲花。
社中贤令:社区中的贤能之人。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泉山脚下的溪流景色,以及白云亭附近的环境。诗人驻足亭前,目光随着溪流寻找不同的源头,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游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似乎能感受到仙人的踪迹,清脆的流水声也如玉佩轻摇,增添了宁静与雅致。诗人还提及了白莲和渊明(陶渊明),暗示这里曾有过隐逸高士的故事。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云亭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2)

徐寿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胜会堂

巧运风斤若化成,过门车马每留行。

吞含气象归平陇,斗凑溪山到画楹。

春借杏桃红照耀,晓披烟霭碧低横。

使麾映日安牙队,依约当年细柳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绝命词

二男并一女,随我上梯云。

烈士甘焚死,丹心照紫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赠周孝子二首(其二)

一自仙游去不回,徒令孝子有馀哀。

他年华表归来后,知是人间几劫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周孝子二首(其一)

卜吉崇岗思怆然,双魂同閟昼如年。

山中细草初回碧,庐墓人啼血色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