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弋阳

三月三番过弋阳,吾生辛苦莫思量。

磨圆滩石几年浪,丹尽江枫昨夜霜。

已算中途当度腊,更怜抵舍未为乡。

高眠旧有山中约,只欠青骡道士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三月已经过了三次弋阳,我的一生辛劳无需多想。
打磨光滑的滩石经受了多年风浪,丹砂般的江枫在昨晚结了霜。
预计在半路上会度过腊月,更让人怜惜的是这里还未算作故乡。
早有山中隐居的约定,只缺一匹青骡和等待的道长同行。

注释

三月:指农历三月。
弋阳:地名,位于中国江西省。
辛苦:艰难困苦。
莫思量:不必去想。
磨圆: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变得光滑。
滩石:江边或河边的石头。
丹尽:红色消退,这里比喻枫叶变色。
江枫:江边的枫树。
昨夜霜:指枫叶在夜间结霜。
中途:路途中的某个阶段。
腊:农历十二月,古人习俗在腊月准备过年。
抵舍:到达住所。
未为乡:还不算是家乡。
高眠:隐居山中。
旧有:早已有的。
山中约:山中的隐居约定。
青骡:颜色为青色的骡子,古代常用于长途旅行。
道士方:指等待的道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过弋阳》,表达了诗人旅途辛劳与内心感受。首句“三月三番过弋阳”描绘了诗人频繁地经过弋阳的情景,暗示了行程的频繁和旅途的疲惫。次句“吾生辛苦莫思量”直接抒发了生活的艰辛,感叹人生不易。

“磨圆滩石几年浪”运用比喻,滩石被浪花打磨得圆润,象征着诗人历经世事风霜,坚韧不屈。“丹尽江枫昨夜霜”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冷峻,江边枫树经霜变色,寓示岁月无情,时光荏苒。

“已算中途当度腊”表明诗人正在旅途中,临近岁末,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旅途的艰难。“更怜抵舍未为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即使抵达目的地,也觉得不是真正的故乡。

最后一句“高眠旧有山中约,只欠青骡道士方”透露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他曾有在山中归隐的愿望,现在只是缺少一匹青骡和一位道友相伴。整首诗以旅途见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65)

赵师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 号:灵秀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170~1219年

相关古诗词

严州潇洒亭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偶至因成宿,前游亦值寒。

州人多有咏,何不见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冷泉夜坐

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呈蒋薛二友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重上天台看海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扶栏

强起扶栏立,新寒陡见侵。

钟声诸寺晓,柳荫半池阴。

病久方凭艾,贫深或梦金。

湖边好风日,孤负几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