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仲庸镜湖图为洽上人作

赵侯胸中有泉石,白发垂颠人不识。

丹青不写四十年,一见洽师双眼碧。

当年王宰浪得名,十日五日劳经营。

天机到时一挥洒,白云颠倒秋波明。

秋波在屋下,白云在屋上。

香炉秦望天东南,苍峦翠巘森相向。

三山落日烟水赊,秋风旧宅今荷花。

断垣苍石无路入,至今人说放翁家。

放翁家,渺何处,阿师出家不归去。

不惜千金买画图,笑倚清江看云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的钱宰所作,题为《题赵仲庸镜湖图为洽上人作》。诗人赞扬了画家赵侯赵仲庸的艺术才华,他虽年事已高,但胸中仍藏有如泉石般深沉的艺术灵感。赵侯的画作不以四十年岁月为限,一见到洽上人的作品,便能立刻感受到其画中的碧绿眼神,仿佛能传达出画家的内心世界。

诗人将赵侯与唐代画家王宰相提并论,指出赵侯的创作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自然流露出天机,如同秋波明净,白云翻腾,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画面中的山水景致描绘得如诗如画,香炉峰、秦望山和翠峰相对,夕阳下的三山烟水遥远,旧宅荷花映衬着秋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诗人提到赵侯故居如今已破败,断垣苍石,难以寻觅,仿佛放翁(陆游)的足迹,令人感慨。诗人表示愿意不惜千金购买赵侯的画作,静静地欣赏其中的云树,享受那份清静与艺术的享受。整首诗赞美了赵侯的画艺,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56)

钱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长江霁雪图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入清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阑,一日看遍江南山。

形式: 古风

题俞景山画山水帐

老夫索居江上楼,廿年不出怀旧游。

扣门下楼出迎客,但见绝壑风飕飕。

岱宗日观山上头,日出未出苍烟浮。

嵩高插天太华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庐老泉挂白石,苍梧水落湘江秋。

悬崖倚天万山立,翔鸾舞凤蟠苍虬。

幽岑远树互出没,白云不散松风收。

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历走不遍,千里万里穷遐搜。

如何一日堕我前,空翠杂沓来双眸。

举头问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图画来沧洲。

俞君作画时,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万壑千岩净横臆。

暮上香炉峰,海色秋清上遥碧。

归来放笔作董元,笔底丹青浩无迹。

海桑一别三千年,山月江风耿相忆。

仰观岩上泉,俯看松下石。

故人不见空画图,十幅云烟卷还客。

形式: 古风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

北风猎猎天正寒,彷佛风节凭西阑。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

高情抚世无今昔,溪上梅花没荒棘。

忆曾挥翰洒溪云,一枝寄与春消息。

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

若不扬州何逊宅,定是西湖处士家。

山人爱梅心独苦,笑尔豪吟玉堂树。

山巅水际日看花,凤诏鸾书招不去。

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

南枝著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

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

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

不如山人卧云松,破屋长在梅花东。

传家别有花作谱,放手直欲先春风。

见花如见山人面,谁道人间亡是公。

形式: 古风

秦淮晚泊

秦淮酒家来泊船,鲈鱼一斤三百钱。

船头买鱼酒新熟,却忆邪溪歌采莲。

醉来起舞落日晚,挥手弹铗风泠然。

少年不作长安客,老去逢秋头雪白。

兴周须求渭水才,安汉园公安在哉。

眼花齿折竟何益,好放陶潜归去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