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无畏老人从旁郡来解包武康观音院昨日访别云当走钱塘吴兴二郡谒林丰二主人仆怪其枯槁淡薄士当无求于世反从事于王公门墙下老人知仆意因云二公有道士我佛所谓大长者辈今佛长城在彼我当归之仆是其说作诗以饷其行老人常挂瘗鹤铭于座右自言得其行笔法又苦吟名于士大夫间屡过仆东堂饭每称吾家饭美以故并载诗中

海上仙人为守关,杖头风月冷金镮。

秖缘长者曾倾盖,不为诸侯故出山。

瘗鹤字勤衫袖黑,敲门诗苦鬓毛斑。

归来一钵东堂饭,自有溪云作伴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海上的仙人为了守护关隘,手杖上挂着冷冷的月亮和风铃。
只因为有德高望重的人曾与他结交,而不是为了诸侯的邀请特意下山。
他在墓地埋鹤,字迹清晰可见,衣袖因写字而染黑;敲门求诗时,两鬓已斑白。
回到家中,一碗东堂的饭菜足矣,只有溪边的云雾陪伴他的闲暇时光。

注释

仙人:指具有超凡能力或隐居的高人。
杖头风月:形容手杖上的装饰,象征着清冷的月光和风声。
秖缘:只因为,表示原因。
倾盖:古人行车相遇,停车交谈,谓之倾盖,表示友情深厚。
瘗鹤:埋鹤,古代习俗,表示哀思或寄托情感。
鬓毛斑:形容头发斑白,暗示诗人年事已高。
东堂饭:家中的饭菜,常用来形容简朴的生活。
溪云: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和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禅意与哲思。开篇“海上仙人为守关,杖头风月冷金镮”两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于世的意境。仙人守关,不仅是对自由不羁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与看破。

紧接着,“秖缘长者曾倾盖, 不为诸侯故出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冷漠和不屑一顾。这里的“不为诸侯故出山”,显示了诗人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

中间部分,“瘗鹤字勤衫袖黑,敲门诗苦鬓毛斑”两句,通过对瘗鹤(即隐逸之士)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敲门求诗,虽显得有些迫切和辛酸,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结尾两句,“归来一钵东堂饭,自有溪云作伴閒”,则描绘了一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情景。东堂饭,可能指的是诗人家中的简单饮食,而“溪云作伴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融入。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禅意。这种意境与哲思,是宋代文人追求的一种高洁情操,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林进士数见过又遗一诗辄以奉报

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

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

江边糊口掾,风雨共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

迩来合萧条,凄风寄蒹葭。

禅房向幽寂,云日暧庭沙。

竹根逢小春,紫兰茁其芽。

造物惜鲜荣,宁肯及幽葩。

偶出白帝恩,未必黄钟家。

芳馨半孤冷,萧艾终横斜。

譬如隐君子,悃愊初无华。

深藏不自献,清芬亦难遮。

陶翁抱疏韵,对此心忻嘉。

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

纫衣濯沧浪,援琴卧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

馀煖蒸衣裘,势作堕指寒。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

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

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

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

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

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

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

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

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

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

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

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

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

行止信流坎,所遇随足安。

勋名片纸薄,天地如瓢箪。

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

谁与谈此心,夜气方漫漫。

绝墙过饥鼠,翻倒争馀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春词(其九)

晓光开绣幄,晴色上金除。

初进春衣窄,犹应浣濯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