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六题寄圣俞.山门

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

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

祇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山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山门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门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山腰,高耸入云,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这里的“文脊隈”指的是山脊的弯曲处,而“大辟门崔嵬”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门的雄伟与高峻。

接着,“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山门形成的赞叹与好奇。诗人想象如果不是天地自然之力的神奇作用,就是鬼神之力的巧夺天工,才使得这座山门得以形成,充满了神秘与敬畏之感。

然后,“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门的形态与环境。山门如同苍壁一般矗立在山间,周围环绕着浑厚的自然景观,而清风则从山门中直贯而过,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祇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门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认为只有通过这座山门,才能到达传说中的仙境,他渴望能够像飞云一样,轻盈地穿越山门,到达那令人向往的玉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9)

张献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门六题寄圣俞.朝阳洞

撇衣秉火扪石入,路硬硗确黑如漆。

穷深不见瞿硎生,洞中依旧石藏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质]韵

山门六题寄圣俞.涟漪洞

洞流何处窟穴断,泉向洞中源源生。

潺潺万古流不尽,夜夜空照山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门六题寄圣俞.碧云洞

一窦险若到平处,裂壁忽见天共明。

水深不敢投石响,潭中惟恐神龙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门六题寄圣俞(其一)紫云岩

朝见紫云生霏霏,暮见紫云归戢戢。

有时飞鸾舞上下,料是仙人潜出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