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万表的《山中酬唐太史见访》描绘了山斋独居僧人的生活和友人来访的情景。首句“山斋寂寞腊初深”,以深冬腊月的寂静山斋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僧人每日早晨听到佛寺的梵音,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第二句“披衲朝朝闻梵音”进一步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披着僧袍,每日沉浸在佛音之中,暗示出他对佛法的执着和修行的虔诚。第三句“我已出家惟带发”,表明诗人已经剃度出家,但仍保留着少许世俗的联系,表达出对尘世的留恋和对佛法的妥协。
第四句“君来连榻与同心”则转而写到友人来访,两人共榻交谈,虽然身处山林,但心意相通,显示出友情的深厚。第五句“天涯避地因多病”,诗人借病痛之由,解释自己为何选择远离尘世,流露出对身体状况的无奈。
最后一句“幻迹随缘即故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一切皆是缘分的看法,即使身在山林,也明白一切皆是过客,唯有回归自然,顺应天命。结尾“明月满庭残雪在,那堪孤棹返山阴”,以月光洒满庭院,积雪未消的景象,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孤独与感伤,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和友人来访,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平静,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