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其十)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

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禅宗六祖慧能的偈颂进行的诠释与赞美。通过“道果天成岂可猜”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六祖所悟之道的神秘与不可测度,暗示了六祖所证之道的自然生成,非人力所能揣摩。接着,“圆光何处更寻台”则以圆光比喻六祖智慧的圆满,暗示其境界之高深,难以在常规的思维框架内寻找或理解。

“性为妙种心为地”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六祖对于佛法的理解,认为人的本性如同奇妙的种子,而心灵则是孕育这些种子的土壤。这不仅是对六祖思想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佛法中关于心性与修行关系的精辟阐述。

最后,“况有慈云作雨来”以慈云比喻六祖的慈悲与智慧如同甘霖,滋润着众生的心田,引导他们走向觉悟的道路。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六祖对众生的关怀与慈悲,也寓意着佛法的广度与深度,能够普渡众生,带来心灵的滋养与智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六祖思想的诗意化表达,展现了对六祖智慧与慈悲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佛法深邃而又普世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泗洲颂

十数运行天与地,五气生成入无始。

混成惟一数相寻,十一观音生一体。

耳如目,听如视,通身是眼谁能计,观尽十方无巨细。

有时塔上耸人看,妙用无方乃馀事。

形式: 古风

上天竺思尚真赞

貌像虽相似,水中空捉月。

非教亦非禅,使我如何说。

形式:

读头陀安文颂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

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

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

形式: 古风

朱氏天和堂

谷水悠悠水天阔,绿竹漪漪玉龙活。

天和堂在翠微中,堂上谁誇青琐闼。

二俊昔为才所驱,未识危邦何太愚。

轻抱雄文走西洛,漫劳黄耳寻中吴。

岂谓七百有馀载,乃获夫子营我庐。

能向平时脱羁络,为悟浮云此生错。

通道益深醉隐亭,载鹏风厚逍遥阁。

万累纷纷无处寻,须信天和有斯乐。

彼哉二俊胡不归,空叹华亭数声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