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井喻氏岁寒山居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蕨菜平先生隐居山中之时,亲手种植了一万棵青松。
随着年月推移,松树的枝叶逐渐倾斜,即使雪霜再厚,它们的叶子依然茂盛。
他原本是为了营造美好的景色而避开官场,更是想留给后代清风的馈赠。
他叮嘱后人要爱护这些松树,不要让它们仅留下美好的名声而无实质存在。

注释

蕨平处士:指隐居的处士,即不仕的文人。
居山日:在山中居住的日子。
手种:亲手种植。
青松:常绿乔木,象征坚韧和长寿。
一万根:极言数量之多。
岁月渐深:时间慢慢过去。
枝尽偃:树枝都倾向一边,形容长势良好。
雪霜虽厚:经历严寒的冬季。
叶仍繁:叶子仍然繁密。
本营胜概:本来是为了创造优美的景象。
逃轩冕:逃避官场的繁琐。
更结清风:更是想留给后代清雅之风。
遗子孙:传给子嗣。
寄语后人:对后人的告诫。
须爱护:必须好好保护。
令名存:美好的名声得以留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种植青松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后世的关怀。蕨平处士,隐士居住的地方;手种青松一万根,隐士亲手种植了大量的青松,以此寄托其胸襟壮志和对未来的期许。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这两句描写随着时间的流逝,种下的松树逐渐长成,并且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依然茁壮成长。隐士通过这些坚韧不拔的青松传达了对生命力和坚持信念的赞美。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这两句表明隐士超脱世俗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也希望将这种高洁的情操传承给后代,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清新的风骨。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是诗人的嘱咐,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和保护这些青松,不仅仅是为了留下一个好听的名字,而是要真正地保持这种精神的传承。整首诗通过隐士种植青松这一行为,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生命力和精神遗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高堂山兜率寺

孤绝不可状,此山馀旧闻。

因官多暇日,与客到深云。

门外一尘断,座中千里分。

劳生当自去,缭绕下西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斗山奉真宫

山形如斗势坡陀,魁枕杓携万尺高。

近世无人知火枣,当年有客得蟠桃。

灵蟾尚隐凝琼髓,神鹤常归堕玉毛。

一夜杉松响天籁,满空疑是奏云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宿隆平精舍

万木罗青盖,双峰敞翠屏。

风埃愁客路,钟鼓喜禅扃。

下马穿蒙密,随僧入杳冥。

俗襟如见濯,试为泻铜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寄子骏运使

西乡巴岭下,崄道入孱颜。

使骑到荒驿,野禽啼乱山。

问民青霭里,访古白云间。

几日南城路,新诗满轴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