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首夏修时祭,斋居贵洗心。
神光浮汉畤,薰吹发虞琴。
偃树枝成盖,丰碑字有金。
秘文窥宝箓,荣路厌朝簪。
捉麈思嘉话,烹鱼得好音。
回瞻柏台署,佳气九门深。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美感的诗句,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夏季祭祀时的心境与情怀。首先,“修时祭”表明时间选择得当,而“斋居贵洗心”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内心清净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神光浮汉畤,薰吹发虞琴”一句,不仅描绘了夏日神秘的自然景象,也反映出了诗人在祭祀之际所感受到的超凡脱俗的情感。这里的“神光”和“薰吹”,都是对夏季气息的生动刻画,而“虞琴”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古典文化的韵味。
接下来的“偃树枝成盖,丰碑字有金”一句,更是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树枝被风吹弯曲而形成天然的庇护,而碑文中镌刻着金色的文字,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秘文窥宝箓,荣路厌朝簪”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于名誉和地位的淡然态度。这里的“秘文”暗示着深邃难懂的学问,而“荣路”、“厌朝簪”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名的心境。
在接下来的“捉麈思嘉话,烹鱼得好音”中,诗人的生活片段被描绘出来。捕捉到麈(古代称一种野生动物)并思考着与朋友的美好对话,以及烹制鱼类时产生的悦耳声音,都显示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最后,“回瞻柏台署,佳气九门深”一句,则是诗人在结束祭祀仪式后,回望那座古老的台址以及围绕其周的城门所感受到的祥瑞氛围。这里的“柏台”,象征着长寿和坚固,而“佳气九门深”则预示着吉祥之气弥漫于整个城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文历史以及个人情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祭祀时所体验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汉将从天下,胡兵值月残。
孤烟戍楼迥,密雪战袍乾。
向暮三吹角,临风一据鞍。
边城赖经略,重取地图看。
貂裘已敝洛阳尘,空有陶家漉酒巾。
双阙金章奉朝请,小斋纱帽养天真。
久持梵行称居士,犹掌王言作侍臣。
惠我长绦识君意,欲教莲社伴遗民。
子云常在草玄台,不觉春风满眼来。
闻道后车长载酒,无因曲水共流杯。
石渠尽日芸签拥,金谷何时绮席开。
珍重主人偏爱客,乞逢休沐便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