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州还入石头诗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

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

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

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

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

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

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江州返回石头城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鼓枻浮大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于大河之上,随波逐流的情景。接着,“延睇洛城观”则转而描述诗人远眺洛阳城的壮丽景象,用“郁郁”二字形容城郭的繁盛,与“云霄半”的高度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气势。

接下来的几句“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苍龙门、白鹤馆、槐树、御沟、金堤等,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历史感的画面。这些景物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描绘了行进中的动态场景,马匹在晨风中疾驰,轻车在溪流旁缓缓前行,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这不仅是对旅途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自由与速度的向往。

“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高歌时,歌声激荡,仿佛能将梁上的灰尘都震落;弹奏瑟时,乐声缭绕,如同荆棘中的鸟儿乱鸣。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复杂情感。

最后,“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他寄宿在灵台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引用古代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仲子和伯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由与归属感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4)

刘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本名法武。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 隋书·经籍志 》著录其诗文集六卷,惜今所传为数有限。才识过人,著述甚丰,所作诗文颇有发明。其《世说新语注》 征引繁博,考定精审,被视为后世注书之圭臬,至今流传。据《隋志》 所载,另有《汉书注》 一百四十卷,还 编撰《类苑》一百二十 卷,惜二注均已亡佚。生平行迹历来不得其详

  • 字:孝标
  • 籍贯: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
  • 生卒年:463—521年

相关古诗词

始居山营室诗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出塞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

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

陷敌挫金鼓,摧锋扬旆旌。

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侍释奠会诗

儒惟性府,道实人灵。乃宣地义,载景天经。

合宫传蔼,衢室流馨。人区允睦,王路惟宁。

舄弈代终,氛氲革禅。我后天临,庶氓利见。

焕哉隆平,穆矣于变。德漏八埏,声锵九县。

春方贰极,含神测几。敬恭驰道,祗承兽闱。

列辟载粲,群司有晖。庵蔼槐路,逶迤衮衣。

教思无方,循训有则。告奠先师,式祀盛德。

其礼载闲,其仪不忒。幽显聿宣,人祗允塞。

冬物澄华,寒晖皓絜。云浮钟虡,风生舞缀。

尽性餐和,含灵饮悦。仰沐弘餐,俯惭磬劣。

形式: 四言诗

朱鹭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

犹持畏罗缴,未得异凫鹥。

闻君爱白雉,兼因重碧鸡。

未能声似凤,聊变色如圭。

愿识昆明路,乘流饮复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