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二首(其二)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开篇“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巫山的绵延不绝和巴水的曲折蜿蜒,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象。接着,“笛声下复高,猿啼万花谷”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笛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在山谷间回荡,而猿猴的啼叫声则在万花丛中回响,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声音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蜀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采菱曲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别鹤

接翮同发燕,孤飞独向楚。

值雪已迷群,惊风复失侣。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生别离

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

一去十三年,复无好音信。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