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阻风奉寄唐杰

贵池亭下浪如山,触拨愁根阻楫间。

眼为故人成北望,梦知乡路数东还。

此生太半沦忧患,万事何时脱险艰。

不敢临流更窥影,便疑秋鬓已斑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池口阻风奉寄唐杰》,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风阻于池口,无法前行的场景,借以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贵池亭下浪如山,触拨愁根阻楫间”,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将波涛汹涌的江面比作高山,形象地表现出风浪之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这无边的波浪,难以平息。接着,“触拨愁根”四字,生动地描绘出风浪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仿佛是外界环境直接触及了他内心的脆弱之处。

颔联“眼为故人成北望,梦知乡路数东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的眼中满是对故人的思念,心向北方,而梦境则让他回到了熟悉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向往和回忆。这两句通过视觉和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此生太半沦忧患,万事何时脱险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在漫长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忧患之中,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人不禁发出何时能够摆脱这些困境的疑问。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尾联“不敢临流更窥影,便疑秋鬓已斑斑”,则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敢再面对自己的倒影,担心自己已经老去,头发斑白。这一句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愁苦、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发移令上高

两州三载屈参卿,百里初来福困氓。

无处不思逃浊暗,此邦何幸得贤明。

后生智足科防密,凶岁财伤性命轻。

能为爱人忘富贵,岂徒循吏有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有怀溪斋奉寄微之

溪光清媚四山稠,十五年前记薄游。

茆屋读书风满座,野桥寻酒月当头。

身名不分轻如梦,甲历谁令过若流。

此地主人相问否,一廛今带百端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陶集

未读陶诗已爱閒,自从能读转思山。

烟霞合定徘徊分,尘土刚侵勉强颜。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纶。

披蓑戴笠终当去,更在规谋俛仰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豫章城

西山东下古池隍,增饰依稀问晚唐。

平世但严民筦钥,乱时曾是贼金汤。

春归旧堞多芳草,鸟聚荒陴正夕阳。

也欲登临赋风物,自怜才笔厌忧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