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红棘黄荆樵斧归,芭蕉学画指如椎。

中间一叶浑相识,记得前生盖鹿来。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芭蕉》。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红棘黄荆樵斧归”,以“红棘”和“黄荆”两种植物为背景,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农事的繁忙。在这里,“樵斧归”不仅描绘了劳作的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家园的情景,也隐喻着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循环。

次句“芭蕉学画指如椎”,将芭蕉叶比作画师的工具,形象地表现了芭蕉叶的形状和纹理,仿佛它们在自然界中进行着一种独特的“绘画”。这里的“指如椎”则强调了芭蕉叶边缘的锐利,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勾勒出鲜明的轮廓。

接着,“中间一叶浑相识,记得前生盖鹿来。”这两句诗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似乎在说,这片芭蕉叶虽然平凡,但在他的心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仿佛是记忆中的某个瞬间,或者是某种情感的寄托。这里“前生盖鹿来”的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轮回的神秘与奇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力。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芭蕉》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篇。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沈君索题所画卉贺人新婚

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

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黄蔷薇

蔷薇黄似月初华,难写芳香只写花。

若使移生南海国,取将露水粉宫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木笔花

束如笔颖放如莲,画笔临时两斗妍。

料得将开园内日,霞笺雨墨写青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茉莉花

南海曾经驻客骖,芳称茉莉荔称甘。

如今画里看花色,记得依稀似海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