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瑑觉斋二首(其一)

不随凿枘辨方圆,安用蓍龟考未然。

万物由来皆备我,寸心既尽即知天。

见几那俟拈花手,乐道浑忘绝易编。

自得诚明千古学,谁能證此具精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不依赖榫卯辨别形状,又何必用蓍草和龟甲预测未来。
世间万物的道理我都具备,内心洞悉一切即等于理解天理。
不必等待如拈花微笑般微妙的领悟,沉浸在道理中忘记了最简单的教诲。
自己真正领悟到真诚和明智,这是千秋万代的学问,谁能全面精通呢?

注释

凿枘:榫卯,木工术语,比喻事物的契合或不合。
蓍龟:古代占卜工具,用蓍草和龟甲进行预测。
未然: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
皆备我:都包含在我心中。
寸心:内心,指个人的思想意识。
知天:理解天道,通晓自然法则。
见几: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
拈花手:佛教用语,形容微妙的理解和领悟。
绝易编:超越了简单的教义。
诚明:真诚明智。
千古学:流传千年的学问。
精专:深入精通。

鉴赏

这首宋诗《题苏瑑觉斋二首(其一)》是廖行之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与自然、知识与命运的关系。首句“不随凿枘辨方圆”形象地表达了不拘泥于事物表面形式,强调内在理解和体验的重要性。次句“安用蓍龟考未然”则暗示了对传统占卜方法的质疑,主张直面未知,依靠内心洞察。

“万物由来皆备我”体现了儒家的主体性哲学,认为世界万物皆可在我心中找到答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认知。接下来,“寸心既尽即知天”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认为只要用心体悟,就能洞悉天地之道。

“见几那俟拈花手,乐道浑忘绝易编”借用禅宗故事,表达诗人追求真理,超越文字束缚,达到无言之境的境界。最后两句“自得诚明千古学,谁能證此具精专”总结全诗,赞扬了真诚明理的学问,认为这种深入内心的智慧是难以被他人验证的,需要个人的专注和专研。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深意,体现了廖行之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学问修养的高超追求。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题舅氏耕隐图

诗书事业可公卿,垂上青冥却反耕。

舍己芸人吾弗尔,种田得饱我何营。

一犁春雨宁论力,万里秋云会享成。

堂上更书无逸语,也知稼穑重金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别罗舜举二首(其二)

鳌峰夜色输明月,龙穴秋光蔼碧云。

景物故应人惜别,风流难与世相闻。

新诗题处君思我,啼鸟声中我梦君。

一笑相从非易得,有怀聊复此云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别罗舜举二首(其一)

畴昔交情一辅车,年来造物且乘除。

论文谁共肺肝语,道旧空传咫尺书。

半岁不堪心鄙吝,一樽聊得语踌躇。

匆匆又作相违恨,愁绝临风送目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为老人寿苏盐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篪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二天公覆盖,六印气雄浑。

美玉蓝田裔,洪河积石源。

人材钟盛世,侯伯萃高门。

龙集天津尾,杓携井络坤。

策加三卦候,蓂改四朝昏。

兆梦熊罴喜,仪庭鸑鷟鶱。

崧高真气宇,佛祖是心原。

标准仪中外,才猷剸剧烦。

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

忠力宣僚寀,勋庸简帝阍。

皇华分使节,风采动輶轩。

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

融融流叶气,蔼蔼载谣言。

望洽青毡旧,荣须锡马蕃。

金瓯披姓字,芝诏下天垣。

卿月当联棘,王庭合簉鹓。

蓬壶开寿域,斗柄挹芳樽。

蟠实来仙木,松膏出老根。

祝公千岁寿,带砺见调元。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