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行

吾闻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善之善。

况复良将握天威,西戎虽强安得擅。

忆昔属国羽书闻,中宴彻酒诏图勋。

丞相陈谋御史请,独可遣将诛其君。

吏民诖误不足治,我以威德周无垠。

尚书侍郎尽明哲,秉钺载旆如火烈。

羽林积卒明号令,贼兵蹙戚忧巢穴。

方春缓诛已偷息,天不假易行剿绝。

太常请献象功舞,史臣愿勒西山岊。

悬头藁街敕狂慢,积粟金城抚疲苶。

西戎行,告尔勿逆果自坑,百蛮来威天下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西戎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战争策略与和平治理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古代将领智勇双全,通过非战手段解决边疆危机的生动画面。

开篇“吾闻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善之善”,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智慧与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武力征服。接着,“况复良将握天威,西戎虽强安得擅”进一步阐述了优秀将领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能凭借智慧和策略取得胜利。

“忆昔属国羽书闻,中宴彻酒诏图勋”两句,通过回忆历史事件,展示了古代朝廷如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边境冲突,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接下来,“丞相陈谋御史请,独可遣将诛其君”则描述了朝廷决策过程,突出了一位明智的将领被派遣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依靠军事力量。

“吏民诖误不足治,我以威德周无垠”表明了治理者的智慧与道德力量,通过威严与仁德,可以化解纷争,达到长久的和平。随后,“尚书侍郎尽明哲,秉钺载旆如火烈”描绘了朝廷高层的智慧与决心,他们如同烈火一般坚定地执行着和平的策略。

“羽林积卒明号令,贼兵蹙戚忧巢穴”通过军队的部署与行动,展现了如何通过军事准备和威慑,迫使敌人陷入困境。最后,“方春缓诛已偷息,天不假易行剿绝”说明了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巧妙的策略,可以避免直接的暴力冲突,达到和平解决的目的。

“太常请献象功舞,史臣愿勒西山岊”表达了对和平解决方案的庆祝,以及对历史记载的重视,希望后世能记住这次成功的和平实践。“悬头藁街敕狂慢,积粟金城抚疲苶”则描述了对叛乱者的惩罚与对民众的安抚,体现了治理者对秩序与稳定的维护。

“西戎行,告尔勿逆果自坑,百蛮来威天下平”作为结尾,向西戎传达了信息,警告他们不要反抗,否则将自取灭亡,同时也预示了通过这次事件,周边的民族将受到震慑,从而实现天下的和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战争与和平治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价值的强烈认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诗篇。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题浙西新学

文翁昔时理蜀土,能令蜀人似邹鲁。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文翁范公本同志,蜀人吴人有殊异。

蜀人之先自鱼凫,不闻道德能过吴。

吴前泰伯后季札,礼让继为天下师。

迄今遗风未全灭,得逢贤侯益昭晰。

本之旧俗已相百,况乃磨砻皆俊杰。

当时文翁化蜀者,独有扬雄及司马。

后生可畏不可诬,安知不在吴公下。

吴人于今歌且仰,我公去矣安所仿。

愿公上佐天王明,姬文孔术从兹行。

形式: 古风

戏金壶道士法墨走笔杂言寄邻几圣俞

狂鲸荡海海逆潮,巨鳌抃山山动摇。

疾雷劲风自相薄,潜鳞伏介俱不聊。

我无巨曲复藉糟,无思远人心忉忉。

形式: 古风

送刘泾州

刘侯之弓三百斤,壮气可以摧浮云。

不忍区区事狐兔,自请治郡当胡尘。

天子外家异恩礼,秋庙旧鼎多功勋。

少虽侍中贵省士,匈奴宜避飞将军。

忆昔汝南始相得,十年见君我发白。

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

腰间宝刀手中策,驰骛万里须努力。

形式: 古风

种桐

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

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

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