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行(其二)》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山中行进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心境感受。
首句“行处山俱好”,开篇即点明无论行走于何处,山景皆美不胜收。接着“何妨任意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游历山林的向往与洒脱态度。
“草间横乱石,树杪落寒流。”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山中景象。草地上横卧着几块乱石,树梢间则有清冷的水流缓缓落下,生动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生机。
“古洞晴如雨,阴崖夏亦秋。”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晴天中的古洞仿佛细雨绵绵,而夏日的阴崖却如同秋天般凉爽,突出了山中气候变幻莫测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尽知延胜赏,随地有高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尽情欣赏,并指出即便在最寻常的地方,也能发现令人赞叹的美景,如同随地可见的高楼,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寄托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