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旅窗无俚,再拈美成韵,寄怀闺人

凝望久,恁风殢归程,月添愁侣。

况茂陵消瘦,年年惯听秋雨。应念离思苦。

懒为伊重诉。天宇阔,祗怨南鸿,撇我先去。

休睹大堤草色,总是春前相送路。

早过了、星期鹊驾,情思罥蛛户。

感时恨别,谁遣此、两般心绪。

憔悴甚,怕共花歌月舞。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旅途中,面对着无尽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月、茂陵、秋雨、南鸿、大堤、草色、星期鹊驾、花、月等,构建了一幅幅凄美的画面,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凝望久,恁风殢归程,月添愁侣”以凝视远方起笔,风阻归途,月增愁绪,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氛围。接着,“况茂陵消瘦,年年惯听秋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离愁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暗示了岁月无情,离别之痛年复一年。

“应念离思苦,懒为伊重诉”表达了诗人不愿再向爱人倾诉离愁,因为每一次的诉说都意味着更深一层的痛苦。接下来,“天宇阔,祗怨南鸿,撇我先去”则通过南飞的大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自己的孤单,仿佛大雁先一步离开了自己,留下的是更广阔的天空和更深的寂寞。

“休睹大堤草色,总是春前相送路”描绘了诗人回想起与爱人分别时的情景,那条曾经送别的路,如今只能在草色中寻觅,充满了回忆与哀愁。紧接着,“早过了、星期鹊驾,情思罥蛛户”则通过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但现实却是情思被蜘蛛网缠绕,难以解脱。

最后,“感时恨别,谁遣此、两般心绪。憔悴甚,怕共花歌月舞”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担心自己在这样的心境下,即使面对美好的花月景象,也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表现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旅途中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思念、无奈和哀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丁酉冬与双佩阁主别于沪上。今春予独北来,郁郁久居,音问旷隔,烟墨脂黛,坠欢窅然。新秋逆旅,君忽过存,剪镫清话,良慰羁袌。诘朝又入都矣。用花宜馆韵赋此,书扇寄赠,为异日相思之资

忆年时、坠鞭南去,柔肠都被花恼。

临分倚醉春江路,相约东风来早。轻舟掉。

想纸阁芦帘,抖擞缁尘了。锦鳞讯杳。

渐折柳阴稀,飘萍路阔,独我向西笑。

羁栖久,几许閒愁未扫,影形空伴昏晓。

声声杜宇撩人苦,似道不如归好。秋思悄。

讶万里星河,却送征槎到。接䍦共倒。

恨四角车轮,一程程远,依旧见时少。

形式:

酷相思.偶检花宜馆词,杂和小令四阕,若有寄托,若无寄托,与素心人证之,七月既望

蛛盒牵丝频送喜。谁猜得,相思谜。

看织就、回文方罫细。程远也,烦君寄。

情密也,为侬寄。叩叩香囊襟上系。却忆到,分襟地。

正楼外、斜阳催客骑。侬去也,浑无计。

君住也,浑无计。

形式:

菩萨蛮

碧桃枝上春寒勒。绮疏悄掩花阴侧。睡鸭袅沈烟。

玉人眠未眠。锦幡和露湿。摇漾知无力。

只恨晓风颠。飞花三月天。

形式:

鬲溪梅

片帆相送绿杨津。恨难分。此去天涯,回首隔层云。

江南春梦痕。梦中依约款重门。悄黄昏。

欲把近来,消息问春人。无言先断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