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滇之宗臣,乃悖纪纲。复叛不顺,袭盗以狂。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当所作的《咸阳王功德诗》第四首,内容主要描述了滇地(今云南一带)的一位宗臣背离法度,叛逆不从,行为狂妄,如同盗贼一般。诗人通过此诗,对这种违背伦理纲常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和警示。诗中的“悖纪纲”、“复叛不顺”、“袭盗以狂”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这一人物的恶劣行径,表达了对正义和秩序的维护。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道德训诫意味。
不详
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天子曰嘻,孰称予使。爰命忠惠,以绥以抚。
谕之恩信,涤汝烦苦。简节疏目,咸得理所。
乃疆乃理,奠尔城邑。市有居货,屋有陶甓。
我田我池,粳稌黍稷。训厥士女,污俗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