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行贻胡四鹤高

生年不满百,戚戚忧终日。

谋事常苦疏,结交常苦密。

交密夫如何,如以胶投漆。

不能复相离,况乃三岁隔。

故人江之南,一水渺何极。

近日鲤鱼风,吹浪过江北。

我获双鲤鱼,提刀割鱼急。

腹中无素书,掷鱼长叹息。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结交行贻胡四鹤高》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朱一是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与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生年不满百,戚戚忧终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日常忧虑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接着,“谋事常苦疏,结交常苦密”两句,揭示了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过于疏远还是过于紧密的关系都可能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交密夫如何,如以胶投漆。不能复相离,况乃三岁隔。”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亲密关系的复杂性,将朋友之间的关系比作胶与漆,一旦粘合便难以分开,即便是长时间的分离也无法改变这种紧密的联系。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即使时间与空间阻隔也无法削弱的特点。

接下来,“故人江之南,一水渺何极。近日鲤鱼风,吹浪过江北。”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的地理距离,以及自然界的风浪,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不仅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我获双鲤鱼,提刀割鱼急。腹中无素书,掷鱼长叹息。”诗人收到友人寄来的鲤鱼,虽然没有期待中的信件,但依然感到欣喜与失落交织的心情。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通信不便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传递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友情、自然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人际关系深度探讨的艺术呈现。

收录诗词(8)

朱一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不仕,欲为僧,为弟子所阻。早有才名,本未学画,随意为之,亦有可观。有《为可堂集》

  • 字:近修
  • 号:欠庵
  • 籍贯:明末清初浙江海宁

相关古诗词

采菱歌

芳洲摇曳青蘋晚,兰桡十里衣香乱,齐搴皓腕松金钏。

松金钏,溅罗衣。荡轻桨,月中归。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曲

夕潮高一尺,花在水中流。

朝来湖又高,水居花上头。

桑间怕逢人,湖上怕逢雨。

小鱼不晓事,唼㗩自相语。

出门未几时,行行亦且止。

对面不相识,人影在水里。

侬亦有所思,欢亦有所期。

所期非所思,怕与小姑知。

一心看蛱蝶,风撩罗裙湿。

水面扑蜻蜓,鸬鹚犹自立。

形式: 乐府曲辞

乌夜啼

分枝本同树,一高复一低。

非有远相隔,何亦长相思。

同树固为乐,分枝亦未离。

如何同宿处,竟似各飞时。

月暗愁相隔,月明愁相照。

相照又何愁,有语难为告。

天明将复飞,复飞向何处。

虽非此中久,曾记此中住。

但思居者乐,那惜行者哀。

嫌侬未解意,夜夜望欢来。

形式: 乐府曲辞

有所思

有所思兮雁南飞,木叶脱兮百卉腓。

风萧萧兮露霏微,天万里兮暮安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