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遗迹的追思与感慨。首联“苏公遗迹觉林中,岁久荒凉戏牧童”以“苏公”暗指苏轼,点出地点为林中,岁月久远,环境荒凉,牧童嬉戏其间,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颔联“三过题诗浑是梦,千年觅胜总成空”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虽在,但随着时间流逝,一切似乎都成了虚幻之梦,寻找往日胜景也终归徒劳,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无奈与哀愁。颈联“山僧已入忘言境,词客还多琢句功”对比了僧人的超脱与文人的执着,前者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后者则在文字的雕琢上下功夫,展现了不同人生追求的差异。尾联“景仰高风难再挹,遥瞻明月起林东”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难以再次体验,只能遥望明月寄托思念,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古代文人遗迹的追忆,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崇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