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坠中天衣觉冷,月临虚牗纸偏明。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

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

形式:

翻译

寒霜从天空降下,让人感到衣裳都凉了,明亮的月光照在窗户纸上格外清晰。
春风吹过,悄悄修剪庭院里的树木,夜晚的雨点偷偷打湿了石头上的青苔。
弯曲的溪流两旁排列着像雁齿般的石头,斜桥如同踏在龙鳞之上。
身处深山的野客心境如禅者,松涛声长久回荡,仿佛雨声不断。
花朵似乎带着汉代女子哭泣后的泪痕,流水仿佛是吴地少女在欢笑中拨弄琴弦。

注释

霜:寒冷的霜。
坠:落下。
中天:天空中央。
衣觉冷:感到衣服变冷。
月临:月光照射。
虚牗:空窗户。
纸偏明:纸张特别明亮。
春风:和煦的春风。
暗剪:悄悄修剪。
庭前树:庭院里的树。
夜雨:夜晚的雨。
偷穿:偷偷打湿。
石上苔:石头上的青苔。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秋夜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景。首句“霜坠中天衣觉冷”,霜冻如织就的衣裳,映衬出秋夜的清凉,通过感官体验传达季节变化。

接下来的“月临虚牗纸偏明”则以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白纸上,增添了一份幽静和冷艳。这里的“偏明”暗示了月光的选择性照射,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挑选与执着。

第三句“春风暗剪庭前树”,春风虽不见踪迹,却在无声中剪裁着庭前的树木,透露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暗剪”表达了一种微妙而又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

紧接着的是“夜雨偷穿石上苔”,夜晚细雨如同小偷般悄然渗入石缝中的苔藓,表现出水的渗透力和生命力的顽强。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也让人思考生与死、静与动之间微妙的界限。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则是对山水景观的具体描绘。曲折的水面如同排列整齐的雁翼,而斜倚的桥梁下方则如同游龙在水中穿梭一般,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夸张。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一句,则从人物活动切入,山中的行者宛如沉浸于禅思之中,而夜晚悠长的松声,如同细雨般轻柔而持久。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声音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最后,“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花瓣轻落,如同古时女子在镜前低泣的眼泪;而流水潺潺,则像是古代美女吴娃边弹筝边笑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

傅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道(其一)

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

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长安道(其二)

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

竹吹留歌扇,莲香入舞衣。

前溪多曲溆,乘兴莫先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