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残月似新月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

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残月似新月”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月相变化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的诗句,形象地展现了月亮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既有晚霞映衬下的残月之静美,又有晨雾缭绕中的半玦之朦胧,细腻地捕捉了月相之美。

接着,“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进一步深化了对月相变化的感知。诗人将自己置于月光之下,通过“醉起”与“山行”的情境,表达了对月色的沉迷与迷惘,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错觉,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两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以“乌历支干换”象征时间的更迭,而“蛾眉首尾同”则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作为结句,将人生的短暂与月的永恒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朽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仙郎别署饮休辞,春冷何堪送所知。

羸马冻蹄蹂雪径,饥乌寒距蹴风枝。

夷笺细字摹唐帖,胡髻尖毡缀汉丝。

一曲龟兹君莫讶,也堪翻出渭城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雪后天街绝点尘,西山一秣白于银。

云边蹬道层层出,马首峰峦叠叠真。

瑶岛分明连绛阙,玉龙夭矫贴青旻。

却怜往岁曾游处,十里桃花覆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花下

衰发萧萧不满梳,头颅四十欲何如?

风尘眯眼花医治,名利关心酒破除。

谈畏友朋焚麈尾,病休人吏掩蜗庐。

虞翻骨体终难媚,高枕从他笑拙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京察见部自嘲

拥肿类寒樗,何功滥石渠。

编摩中圣误,候谒坐禅疏。

应客杂诙语,嗔奴索报书。

似浮兼似浅,不黜待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