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
两雏双白璧,三世一青毡。
高行乡人诵,遗经弟子传。
惟余手栽树,长对草堂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夏封君的先贤,其墓地位于荒山之下,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夏封君留下两个如同白璧般优秀的孩子,家族传承了三代,家风犹存。他的高尚行为被乡人传颂,遗留给后人的经典著作也由弟子们继续传授。然而,最令人感怀的是他亲手栽种的树木,如今依然挺立在草堂之前,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此诗通过描绘夏封君的身后事,展现了其对家族、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深远影响,以及后人对其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不详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海上无烽火,兵夫半入屯。
田庐皆得业,鸡犬自成村。
社饮翁归舍,春耕妇守门。
不知戎马苦,同荷主君恩。
对客谈兵处,松风绕涧阿。
一枰消日月,尺地起干戈。
世路机心险,人情局面多。
莫教轻下着,一错更无何。
配偶是前缘,从君未五年。
两周虽有子,半世已无天。
大义身徒在,深恩骨可镌。
吾家旧诗礼,敢负柏舟篇。
藩府旧仙郎,居官鬓已苍。
晨兴时伴读,朝退谩徜徉。
残雪皆征路,寒山总异乡。
平生遂良愿,长得事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