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杂感四首(其一)

建国行师自古今,千秋理乱事相寻。

云龙势合欃枪扫,汗马功成带砺深。

不信蒯通能相背,可无孙武善攻心。

山头廷尉空凝望,星拂招摇白日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诸将杂感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严允肇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军事策略的融合,表达了对古代将领智慧与功业的深刻思考。

首联“建国行师自古今,千秋理乱事相寻”,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指出自古以来,建立国家、指挥军队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而治理国家、处理纷乱之事则是贯穿千年的永恒主题。这种历史的连续性和必然性,为全诗奠定了厚重的历史背景。

颔联“云龙势合欃枪扫,汗马功成带砺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云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与联合,欃枪则代表敌人的威胁或挑战。这两句诗描绘了在统一的力量面前,敌人被彻底清除的情景,同时也暗喻了通过智慧与策略,可以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目标。汗马功成,意味着经过艰苦的努力和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带砺深,则强调了胜利的深远影响,如同带砺之石,长久地铭记着功绩。

颈联“不信蒯通能相背,可无孙武善攻心”,进一步探讨了军事策略与心理战的重要性。蒯通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谋家,擅长游说与策略;孙武则是兵法大家,尤其擅长心理战术。这两句诗表明,真正的将领不仅要有勇力,更应具备高超的智谋和心理战术能力,能够洞察人心,以智取胜。

尾联“山头廷尉空凝望,星拂招摇白日阴”,以山头的廷尉(古代官职,负责审案)在白日阴沉的天空下凝望,象征着对某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目标的渴望与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历史进程中的某些遗憾与不可逆转的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军事策略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将领智慧与功业的敬仰,以及对历史规律与人性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2)

严允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诸将杂感四首(其二)

仙霞烽火照龙山,玉甑金庭弃草间。

慷慨孤臣提汉节,指挥诸将出雄关。

蒙茸垒嶂潜师度,鼓角严城振旅还。

劳苦西平功第一,江东坐镇羽书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诸将杂感四首(其三)

天彭井络望中遥,剑阁重关似建标。

白帝城空王气尽,金牛峡险霸图销。

汉廷却悔封雍齿,巴郡终须殄隗嚣。

邛僰西南重置吏,不烦檄使下星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诸将杂感四首(其四)

款塞诸戎拥节旄,大开屯种刈蓬蒿。

戴牛佩犊经营苦,画井分疆部署劳。

岂为流移增国税,即看荒秽长田毛。

戈船下濑今无事,壮士休论战伐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奉委进江背洞驻军赤坎招安贼三万有奇

匹马临江背,前旌近贼营。

由来皆赤子,何忍作长平。

地险归耕少,民顽入法轻。

抚绥诚不易,先轨是阳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