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吊古和石源吴博士(其二)

十万相随海上州,安能一苇障颓流。

终朝鼎足能存汉,岂有遗黎可复周。

运去凤徒污闰历,时危龙亦负翔游。

空馀千古忠魂在,山自高深水自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厓山吊古和石源吴博士(其二)》。诗中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十万相随海上州”,描绘了古代战争中士兵跟随将领出征的壮观场面,暗示了历史上的军事行动。接着,“安能一苇障颓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洪流比作不可阻挡的洪水,而“一苇”则象征着个人或小团体的力量微不足道,难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终朝鼎足能存汉,岂有遗黎可复周。”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前句赞扬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坚韧不拔,后句则感叹周朝末年遗民无法恢复周朝的盛况,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运去凤徒污闰历,时危龙亦负翔游。”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其中,“凤”和“龙”分别代表了吉祥与力量,但即使在最好的时机也无法避免历史的转折,形象地展示了命运的无常。

最后,“空馀千古忠魂在,山自高深水自悠。”诗人以“忠魂”寄托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山川依旧,江河不改,而历史人物的命运却如浮云般变幻莫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厓山吊古和石源吴博士(其三)

宋代纲常万死收,燕云厓水漫沉浮。

风传蜀鸟哀仙驭,雨湿陵花泣帝丘。

坐剔断芜看古碣,行寻折戟问渔舟。

长江似诉当时恨,日夜寒声咽暮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紫菊

数亩烟霞漫托家,种花閒作老生涯。

行看紫艳开三径,坐课游蜂趁两衙。

自爱根荄求品异,肯誇容色到秋加。

朱砂他日灵源满,凭泛长生采药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白长春花

小圃长春莫问年,年年人在锦丛边。

对花少中三杯后,抚景何如念载前。

香拆银苞微带露,娇生素艳薄匀烟。

梦中蝴蝶谁传笔,为写花神邂逅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菊日登高和答黄象谷(其一)

茅柴尊尽隔林呼,此兴龙山亦有无。

岳色萦回穿壑履,海潮隐见济川舻。

行随少室誇庐阜,老爱知章觅鉴湖。

短鬓不嫌茱菊满,是谁顽健笑狂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