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鸿雁栖栖遵渚,黄芦索索鸣秋。
羡杀承平公子,笔端万里沧洲。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雁群栖息于水边、黄芦摇曳、鸿雁鸣叫的宁静画面。诗人以“鸿雁栖栖遵渚,黄芦索索鸣秋”开篇,细腻地勾勒出雁群在水边休憩、芦苇在秋风中摇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羡杀承平公子,笔端万里沧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云本无心漫出山,归来依旧与云闲。
何当从子东南去,扫地焚香昼掩关。
小草幽香动碧池,暖风晴日长新荑。
南窗昼倚绿阴静,听尽行人过马蹄。
骑驴渺渺入荒城,积水空林坐自清。
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