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点滴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一主参差六十年”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六十年的长期统治在古代社会中是相当罕见的稳定时期。紧接着,“父兄犹庆授孙权”表达了对东吴创立者孙权及其家族的尊崇之情,强调了他们对于江山社稷的贡献。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则转向批评历史上的失误。曹操是三国时期北方魏国的奠基人,他的雄才大略曾威胁到东吴的存续。不迎合他的战略构思被认为是一种明智之举。而对张昭的赞誉,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的士大夫的敬重。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中,“建业”是东吴都城建邺(今南京)的别称,而“龙盘”象征着皇权的尊贵。诗人通过对比建业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强调了两地文化和物产上的独特价值,显示出诗人对于不同地区文化的认同和欣赏。
最后,“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则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超越时间的思考。秦嬴指的是秦始皇,而“谩作东游计”可能隐喻着统一六国后的东巡。在古代文化中,“紫气”象征着祥瑞,常与帝王相关联。“黄旗”则是军队或国家权力的标志。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似乎在暗示某种历史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命运的安排。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知识和鉴赏力,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种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情感寄托,是一篇融合了时间感、空间观念和个人情怀于一体的杰作。
不详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天爵休将儋石论,一身恭俭万邦尊。
赌将金带惊寰海,留得耕衣诫子孙。
缔构不应饶汉祖,奸雄何足数王敦。
草中求活非吾事,岂啻横身向庙门。
百万人甘一掷输,玄穹惟与道相符。
岂知紫殿新天子,只是丹徒旧啬夫。
五色龙章身早见,六终鸿业数难逾。
三年未得分明梦,却为兰陵起霸图。
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宦达到头思野逸,才多未必笑清贫。
君看东洛平泉宅,只有年年百卉春。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
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
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
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