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依依杨柳近清明,禁火初烟雨乍晴。

芳草侵堤时过马,梨花满树不闻莺。

云封翠壁平分岫,鸟带斜阳半入城。

把酒莫辜风日好,远林愁听杜鹃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马鸿勋的《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依依杨柳近清明”以杨柳依依的形象,烘托出春天临近清明的氛围。次句“禁火初烟雨乍晴”则写出清明时节禁火扫墓的风俗,以及雨后初晴的清新气息。

第三句“芳草侵堤时过马”,通过“芳草”和“侵堤”展现出春草茂盛,行人策马而过的生动画面。第四句“梨花满树不闻莺”则以梨花盛开却无声莺啼,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第五句“云封翠壁平分岫”描绘了山峦被云雾缭绕的美景,而“鸟带斜阳半入城”则暗示着夕阳西下,归鸟归巢的场景。最后一句“把酒莫辜风日好,远林愁听杜鹃声”,诗人借饮酒欢愉,感叹美好时光不容辜负,同时远方传来的杜鹃啼声又勾起淡淡的愁绪。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光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

马鸿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夕同申凫盟集路吾徵郡宅

此生徒浪掷,对酒莫匆匆。

谁识忧欢别,惟怜道谊同。

君情真好客,吾党各成翁。

彩笔今才尽,题诗惜未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孙钟元徵君

危行今时见古人,每询杖履忆相亲。

山中耕凿还三代,劫后年华过九旬。

嗜学深心真忘老,迎人善气自如春。

啸台旧迹孙宗事,未许先生附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清泉寺

踏破苍苔去,斜阳野寺中。

台高留晚日,树远起秋风。

设想身何处,探幽意不穷。

寒昏木叶下,天际有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申凫盟箕亭

一路皆烟水,真成静者庐。

家贫心自远,身老世能疏。

名籍《逸民传》,功留种树书。

烧镫酌午夜,明月近庭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