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海安赵路分

雨湿中秋节,重阳始得晴。

菊花荣辱重,萍梗去留轻。

诗卷抄无尽,乡书写未成。

鲈鱼如钓得,分我一杯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雨打湿了中秋佳节,直到重阳才放晴。
菊花的兴衰显得尤为重要,而浮萍的去留却轻如鸿毛。
我抄写诗卷永无止境,故乡的信件还未完成。
如果能钓到鲈鱼,希望能分我一杯羹。

注释

雨:下雨。
湿:弄湿。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登高节。
荣辱:兴盛或衰落。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轻:不重要。
诗卷:指书籍或诗集。
抄:抄写。
无尽:没有尽头。
乡书:家书。
未:还未。
成:完成。
鲈鱼:一种淡水鱼,象征思乡之情。
钓得:钓到。
分我一杯羹:分享美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时节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雨湿中秋节”直接设定了季节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这年的中秋却被连绵的雨水所打湿,显得有些许萧索。

接着,“重阳始得晴”则描写了天气状况,直到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才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种对比强调了阴雨给人带来的沉闷感和晴空所带来的喜悦。紧接着“菊花荣辱重”则将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菊黄花语含蓄,既有秋天的寂寞,也承载着对美好事物的尊敬与珍视。

“萍梗去留轻”一句,则是通过水生植物萍的生长状态来表达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变迁的感慨,萍梗容易随波逐流,不知何去,反映出诗人对朋友远离的无奈与淡淡哀愁。

“诗卷抄无尽”则是诗人的自述,他不断地翻阅着诗书,将心中的情感和所见所感都融入文字之中,这不仅表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反映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乡书写未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家乡以及亲朋好友的思念,他想要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碍于笔力难以完全传达。这里的“书”既可以理解为书信,也可以是指文学作品,都是他与外界沟通心灵的方式。

最后,“鲈鱼如钓得,分我一杯羹”则是在诗中唯一一次出现的人类活动描写。这句通过鲜活的动作和物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赵路分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处异地,但愿意分享自己所得,如同将捕获的鲈鱼与他人一同享用,体现出诗人的豪爽胸襟和深厚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中秋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美好的珍惜之心。

收录诗词(301)

宋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楼云卧

云卧西湖又几年,吟鞍多在酒炉边。

定知今古皆春梦,不把功名作宿缘。

芳草满汀山带雨,黄梅落地水连天。

相逢未说江南事,且问何时理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

世道巇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

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

山入酒卮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

坎爻六四君休说,笑拍阑干月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临江玉实斋司户百花洲

锦囊诗里识花洲,何日清江得醉游。

百亩故园重饾饤,四贤遗像愈风流。

香浮红树春应早,雪压寒梅月想留。

我有烟波鱼具了,一丝风底愿维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曹娥谢赵菊庄相访

江程潮汛小,沙碛缆行舟。

挈酒寻诗好,披心话客愁。

云归山欲晚,风急雨如秋。

可惜相逢处,匆匆不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