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溪残雪

六花飞不歇,经岁乱滩头。

冷浸孤山月,光回剡曲舟。

临汀迷浴鹭,隔岸失眠鸥。

欲并峨眉顶,炎天迹尚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溪边残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寒冷之美。

首联“六花飞不歇,经岁乱滩头”,以“六花”指代雪花,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纷飞、连绵不断的景象,展现出冬日的寒冷与壮观。接着,“经岁乱滩头”则点明了时间之长和地点之特定,雪花在溪滩上飘落,持续不断,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空间的广阔感。

颔联“冷浸孤山月,光回剡曲舟”,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月光洒在孤山上,显得格外冷寂,而溪流中的船只反射着月光,仿佛在与月光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一联通过“冷浸”和“光回”两个动词,巧妙地将静态的画面赋予了动态的美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颈联“临汀迷浴鹭,隔岸失眠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景象。岸边的鹭鸟似乎迷失在了这寒冷的环境中,难以找到温暖的栖息之地;而对岸的鸥鸟则因寒冷而难以入眠,它们在夜空中徘徊。这两句通过“迷”和“失眠”这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动物们在寒冷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尾联“欲并峨眉顶,炎天迹尚留”,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想象着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峨眉山顶的积雪依然存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四季更替的感慨。峨眉顶上的积雪象征着永恒与不变,与前面所描绘的冬日残雪形成了呼应,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捕捉了冬日残雪的美丽与寒冷,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1)

叶锡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玉华洞

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

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

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

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读广琴操

朝阳有异士,曾造重华庭。

一鼓南风曲,万物为和平。

东姬及汉晋,秦楚无馀声。

彼或怨以怒,又或淫而倾。

素弦不为理,千载怀幽贞。

美哉昌黎伯,掇拾风雅英。

颀然作十操,拟托周孔名。

辞情或微隐,古意谁能徵。

抱琴适东海,乃遇邹阳生。

广操一紬绎,援琴为我听。

三叹有遗音,始足扩其情。

天地既寥廓,日月行清明。

夜忽梦圣哲,吾衰感精灵。

起谢抱琴士,伐木何丁丁。

长揖出门去,幽思秋冥冥。

形式: 古风

广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河之深兮,谁将厉之。河之浅兮,谁将揭之。

河洋洋兮,不我济之。竭泽以渔兮,蛟龙辟之。

覆巢夭胎兮,凤凰去之。夫人有知兮,予实类之。

九州博大兮,将予遂之。

形式: 琴操

广琴操十首(其二)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

猗兰之芳,煜煜其光。不我佩服,昊天孔明。

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