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

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

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

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形式: 古风

翻译

督邮拥有好马,但不被您看重。
他只是收藏了马的画像,真马的英骨又怎能带回呢?
一旦画像被发现,如同蚂蚁围住食物,让人震惊。
不仅是马未被赏识,连我自己也为此半生痴迷。

注释

督邮:古代官职,负责地方文书和监察事务。
良马:优良的马匹。
奇:看重,欣赏。
纸上影:画像,指马的图像。
骏骨:骏马的骨骼,象征马的好品质。
何由归:如何能被带回来。
萦策:围绕画像,比喻被关注或发现。
蚁封:蚂蚁聚集成的小丘,比喻众多。
人已半生痴:人已经为此事耗费了半生的心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并非专门讨论中国古诗词鉴赏的范畴。尽管如此,我可以尝试为您提供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见解。

首先,"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表达了对优质马匹的赞美,但这种赞美并非针对诗中所提及的人物而言,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紧接着,"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则透露出一种哀愁之情,似乎在感叹世事无常,甚至连画中的马匹也难逃时光的流逝。

随后,"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描绘了一种突然之间发生的变化,可能是指某种突如其来的灾变或是不幸事件,而"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命经历中困顿与迷茫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借助画中的马匹,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思熟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复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其一)

簿书常苦百忧集,樽酒今应一笑开。

京兆从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其二)

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

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秸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杖归来卧斜日。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形式: 古风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

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

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

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清湾。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茅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