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辱莫辱多欲,乐莫乐无求。
人生强学耳,万古一东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颐轩诗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欲望与追求的看法,认为过分的欲望只会带来耻辱,而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淡泊和无求。诗人进一步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学习,但无论个人如何努力,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永恒流逝,转瞬即逝。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
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知足是灵龟,无厌乃朵颐。
虚心万物表,寒暑自四时。
金石不随波,松竹知岁寒。
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
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夏与僧过。
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唤取小僧休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