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思退居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寒冷的霜降与凄苦的月亮预示着天将破晓,我不禁想起闲居的日子,心中充满浩然之思。
我问自己为何在深夜对着冷寂的灯光独自起身,不如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到日上三竿。
只觉得惭愧,年老多病还要披上朝服去任职,不必担忧饥寒,却要考虑俸禄是否足够。
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想着回去,想要丰衣足食,那又是什么时候呢?

注释

霜严:形容霜冻极为严重,天气非常寒冷。
月苦:形容月亮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凄苦。
闲居:指不为官,过着悠闲的生活。
浩然: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
寒灯:指冬季冷而暗的灯光。
夜半起:深夜起床。
暖被:温暖的被子,象征舒适和安逸。
日高眠:太阳升高时还在睡觉,形容悠闲自在。
老病披朝服:年老体弱但仍需穿上官员的朝服工作。
饥寒计俸钱:担心生活贫困,计算俸禄能否维持生计。
随有随无:无论富有或贫穷。
丰足:富足,充足。

鉴赏

诗人以深夜时分,感受到严寒的月光,似乎在诉说着对明天的渴望。然而,这份冷清又使他突然想起了闲适的居所,那种心境是何等的浩瀚和自在。他自问,在这寒冷如冰的灯下,他是如何独自一人在夜半时分醒来。而相比之下,倒不如在温暖的被窝中安然入睡,即便天色已高。

诗人表达了对年迈多病、不得不早早穿上朝服以示勤勉的遗憾。然而,他并不担忧生活中的饥寒和金钱之计,只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地回归简单的生活。他在思考,何时才能达到物资丰足,无需再有牵挂的年份。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退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种种无奈与困扰的感慨。通过对比夜晚的寒冷与白天的温暖,诗人表达了他对平凡而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曲江亭晚望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闇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曲江独行招张十八

曲江新岁后,冰与水相和。

南岸犹残雪,东风未有波。

偶游身独自,相忆意如何。

莫待春深去,花时鞍马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

郭东丘墓何年客,江畔风光几日春。

只合殷勤逐杯酒,不须疏索向交亲。

中天或有长生药,下界应无不死人。

除却醉来开口笑,世间何事更关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对酒二首(其一)

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

有慵将送老,无智可劳生。

忽忽忘机坐,伥伥任运行。

家乡安处是,那独在神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