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此联由清代诗人梁章钜所作,悬挂于白居易祠堂之上,旨在颂扬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与高尚品德。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以讽喻社会、关注民生著称,深受百姓喜爱,故有“乐府正声熟人口”之誉。
上联“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赞扬了白居易诗歌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这里的“讽谕”指的是通过诗歌表达对时政的批评和建议,“无因”则强调这种批评是有根据的,是基于对社会现象的真实观察和深入思考。而“乐府正声熟人口”则说明白居易的诗歌深入人心,广为传唱,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
下联“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则赞美了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其中“行藏”原指人的行为和遭遇,这里借指白居易的文学创作和人生经历。“何足辨”意为这些都不值得去分辨或评价,强调了白居易的文学贡献和人生价值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得失。最后“名山大业定生前”表达了对白居易身后留下的文学遗产和深远影响的肯定,预示着他的作品和精神将永垂不朽,如同名山一般,永远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整体而言,这副祠联高度概括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的多重特质,既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怀与批判,也展现了他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永恒价值。
不详
姓字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
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洛蜀任分门,惟楚有才,增赋肯凭官似虎;
河淮方夺路,如尊乃勇,拯民忍使国无鸠。
唐史传偏遗,合循吏儒林,读书不碍中年晚;
苏州官似谥,本清才名德,卧理能教末俗移。
远看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都无著手处;
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皆非异物,须知神鬼出在自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