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的《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征衫慈母手亲缝”,以一件由母亲亲手缝制的行装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场景中。慈母的爱与关怀,通过衣物这一载体,跨越时空,成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的纽带。
“忍使门闾望眼空”一句,表达了对逝者家人思念之情的同情与理解。在亲人离世后,家门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温暖,只剩下亲人期盼的目光,空洞而无助。
“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仿佛置身于亡友的墓地之外,心中满是对亡友的哀思与怀念,这份情感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持续了两代人长达十年之久。
“文章抗手无馀子,得失惊心问塞翁”则从亡友的才华与人生经历入手,表达了对亡友才能的敬佩和对其命运的感慨。亡友的文章成就无人能及,但人生的起伏却让人心生感慨,如同塞翁失马,得失之间,难以预料。
最后,“剩有西江明月好,照他魂魄到江东”两句,以自然景象寄托哀思,想象亡友的灵魂在月光的照耀下,得以安息于江东。西江的明月,不仅象征着永恒与美好,也成为了连接生者与逝者的情感桥梁,传递着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亡友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